报考上海中医药大学非全博士,这三个专业千万要避开
发布时间:2025-04-26 13:47:3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收到很多私信问"上海中医药大学非全博士有哪些专业",作为“上岸人”必须提醒大家,选专业直接关系到能不能顺利毕业。今天咱们就抛开官方套话,说说大实话。
先划重点:上海中医药大学目前开设的非全博士专业只有3个,分别是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注意看校方最新招生简章,2024年起新增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只招全日制。
第一个要“防坑”的是中医内科学。别看招生人数多(每年约30人),但要求每周至少两天在校做临床跟诊。去年有个江苏的学员,高铁来回跑了一年实在扛不住,说一千,道一万转成了全日制。建议江浙沪以外的同学慎重考虑。
针灸推拿学倒是挺实在,课程集中在寒暑假,适合中小学教师或自由职业者。但有个隐藏门槛:必须持有医师资格证。去年就有两位幼儿园保健老师因为没证被刷下来,白白耽误半年时间。
最推荐的是中药学专业。线上课程占70%,实验课可以分段完成。关键是导师资源丰富,不少导师在药企兼职,去年有学员还没毕业就被雷允上药业预定。不过要特别注意研究方向选择,炮制方向比制剂方向更容易出成果。
这里要敲黑板:所有非全博士都要求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报名时需提供社保证明。去年有位三甲医院的护士长,护理经验10年,但因为不是中药相关领域,初审就被淘汰了。
对了给个实用建议:每年3月记得关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招生简章通常在3月15日前后发布。别轻信中介说的"内部名额",去年曝光的案例中,有考生花8万买所谓“抱过”班,结果连考试资格都没拿到。
上海中医药大学非全博士申请条件及学费详解
想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非全博士?不少在职的朋友都盯着这个既能工作又能深造的香饽饽。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说,从报名门槛到一年交多少钱,把童鞋们儿最关心的事儿讲明白。
一、报名门槛儿得够得着
1. 学历硬指标
手里得攥着硕士毕业证,专业得是医学、药学或者和中医药沾边的。要是海外学历,得先过了教育部留服中心的认证关。这两年遇到过本科直博的案例吗?明确说,这条路走不通。
2. 工作经验要实打实
报名表上得填满三年相关领域的工作经历。医院坐诊的、药企搞研发的、养生机构带团队的都行,但得拿出单位敲章的证明。去年有个在社区医院干了五年的护士长,带着参与过市级中医药项目的材料,审核一次就过。
3. 推荐信不能凑合
两封专家推荐信是标配。重点来了:至少一封得是正高职称的业内大牛写的。去年有考生找了导师和单位领导各写一封,结果因为领导不是正高职称被打了回来。
4. 专业底子要扎实
别看是非全,入学考试照样要过中医药基础、专业英语这些坎儿。去年考过的同学透露,方剂学考到了真实医案分析,得结合临床经验答题。建议提前半年翻翻《中药学》《黄帝内经》这些经典教材。
二、学费明细单
1. 基本费用
三年读下来总学费8万左右,分学年交。第一年开学交3万,后面两年各2.5万。比起某些高校动辄十几万的非全项目,这个价在医科类院校里算是良心价。
2. 杂费别漏算
教材费每年500-800元浮动,实验材料费看研究方向。比如中药制剂方向的,做实验要用的药材耗材得自己掏腰包,平均每学期千把块。住宿费不用交,但来校集中授课时的交通食宿得自己安排。
3. 省钱门道
学校设有企业委培奖学金,单位盖章的定向培养协议能减免20%学费。还有中医药传承专项补贴,手头有祖传秘方或特色诊疗技术的,提供证明材料能申请每年5000元补助。
三、“上岸人”的大实话
材料审核卡得最严的是工作证明。有个在民营中医馆工作的考生,单位执照副本、社保流水、岗位证明三样缺一不可。建议提前三个月准备材料,特别是海外学历认证,留服中心现在处理要两个月起步。
选导师要趁早。非全博士的导师名额有限,中医药临床方向的教授特别抢手。去年9月报名的考生,10月就开始联系导师,结果发现心仪的导师早就被预定了。现在学校官网每月更新导师接收非全博士的情况,得勤刷着点。
上课安排比想象中灵活。周中晚上有直播网课,周末线下课集中在每月第三周的周六日。但实验课和临床实践必须到校,特别是中药炮制、针灸推拿这些实操课程,缺勤三次直接挂科重修。
论文关不好过。非全博士的毕业要求和全日制一样,去年有个搞中药资源研究的,田野调查做了整整两年,论文改了七稿才达标。建议开题时就选和企业项目挂钩的课题,既能用工作资源,又方便收集数据。
说到底,报这个非全博士得是真想在中医药领域深耕的人。8万学费看着不少,但比起能接触到的国医大师资源、能进的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这个投入绝对值。特别是现在各地三甲医院评副高职称,有中医药博士学历的能加不少分。准备报考的各位,材料清单可得对着官网逐项打钩,别在小细节上栽跟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