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读中医大在职博,值吗?
发布时间:2025-03-18 11:17:01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中医药院校,其开设的在职博士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纠结的点就一个,花时间花精力读这个学位,到底划不划算?今天就结合身边真实案例,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说。
先说最实在的,学费这块。中医大在职博平均每年学费3万左右,加上周末往返上海的交通住宿,三年下来总开支确实要十几万。但和普通博士不同,在职读博期间可以正常上班,相当于用周末时间换学位,经济压力会小很多。我认识在龙华医院工作的张医生就是典型例子,他边坐诊边读博,工资照拿还能攒临床数据写论文。
再说含金量问题。中医大的在职博士学位证书和全日制是同一版本,关键看怎么用。如果是医院评职称、高校竞聘岗位,这个学历完全够用。去年浦东某三甲医院竞聘科主任,有中医大在职博士学历的直接加5分。但要是想去顶尖科研院所搞研究,建议还是读全日制更合适。
读博难度方面,专业课考试确实不轻松,尤其是《黄帝内经》等经典课程要求极高。不过好在导师知道大家是在职读,论文选题多结合临床案例。像针灸科的李师姐,她的博士论文就是基于20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数据,既实用又好落地。
适合报考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三甲医院需要评副高职称的医生;二是中医药企业研发岗的中层;三是高校教师需要提升学历的。最不适合的是想靠文凭转行的人,现在医疗机构更看重临床经验而非单纯学历。
最后说个冷知识,中医大在职博的导师很多是国医大师,能跟着抄方学习的机会,可比学费值钱多了。去年有个师姐跟着导师出诊,亲历了用五运六气理论治好顽固性湿疹的案例,这种经验花钱都买不到。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智慧,老祖宗的健康秘诀,今天依然实用
说起《黄帝内经》,很多人觉得这是本"天书",其实这部两千年前的医学典籍里藏着的养生方法,比现在很多网红养生法靠谱多了。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老祖宗用一辈子个人觉得出来的健康门道,保管你听完就能用上。
一、过日子要跟着太阳走
您发现没有?老辈人常说"春捂秋冻",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黄帝内经》里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就该穿暖和点让阳气生发,夏天别老躲空调房要适当出汗,秋天别急着加衣服让身体适应凉意,冬天就得像小动物似的早睡晚起。现在年轻人熬夜刷手机、夏天冰奶茶不离手,这些可都是跟自然规律对着干。
二、吃饭不是填肚子的事
现在人吃饭讲究味道刺激,《黄帝内经》却说"五谷为养",把小米大米这些主食当宝贝。您要是总吃水煮菜不碰主食,时间长了准没力气。还有那句"食饮有节",不是说让您饿肚子,是教咱们吃饭七分饱,别见了自助餐就胡吃海塞。隔壁王大爷每天雷打不动喝小米粥,七十岁了还能打太极拳,这就是吃对饭的好处。
三、身体里有条"健康高速路"
古人说的经络可不是玄乎事儿,您想想,有时候按按脚底真的能缓解头疼,这就是经络在起作用。《黄帝内经》里教的拍打胆经、揉腹这些法子,说白了就是给身体做"疏通"。早上起床拍拍大腿外侧,晚上睡前揉揉肚子,这些不花钱的法子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
四、心情好才是真养生
现在人压力大,动不动就焦虑上火。《黄帝内经》早说了"恬淡虚无",不是让咱们当和尚,是教人遇事别钻牛角尖。您看公园里天天唱歌的大妈们,哪个不是红光满面的?心里不存事儿,比吃多少燕窝虫草都强。记住老祖宗的话,"怒伤肝,喜伤心",凡事别太较真儿。
这些从《黄帝内经》里挖出来的养生法子,说难不难,贵在天天坚持。明儿开始,试着太阳落山就放下手机,早上喝碗热粥再去上班,工作时每隔个把钟头站起来伸伸懒腰。这些细微处的改变,可比盲目跟风养生实在多了。
上一篇: 2025年读非全博士值不值?
下一篇: 读上中医博士前,想清这3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