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博士当大学老师?三点说透

非全博士当大学老师?三点说透

发布时间:2025-03-21 13:04:0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同学私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非全日制博士,毕业能留校当老师吗?"作为带过三届研究生的“上岸人”,我专门翻看了近三年该校招聘公告,个人觉得出三点实情。

第一看"硬杠杠"。2023年该校基础医学院招聘教师岗,明确要求"全日制博士"的占8成。但针灸推拿学院有2个岗位标注"博士研究生(含非全)",这说明部分冷门专业存在机会。

第二看"软实力"。去年有位中医文献专业的非全博士成功应聘,关键是他读博期间发了3篇SCI,还参与编写了国家规划教材。招聘负责人私下透露,"能拿出硬成果的,学历类型可适当放宽。"

第三看"时间差"。每年3-5月春招季竞争最激烈,建议关注12月发布的预聘制岗位。去年该校药学院在年底补招时,就放宽了学历类型限制。

现在很多高校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比如某省属师范院校规定,2020年前入职的非全博士可评职称,之后的需额外考核。建议在读期间多攒教学经历,我认识个师妹就在民办院校兼职代课,对了成功跳槽到公办大专。

非全博士当大学老师?三点说透

非全博士就业前景如何?“上岸人”亲身体验

(开头段)

"非全日制博士找工作会被歧视吗?""在职读博到底值不值?"作为三年前边工作边读完材料学博士的“上岸人”,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聊聊真实情况。先甩结论,就业市场不认"全日制"标签,关键看你的"真家伙"。

(现状篇)

现在很多单位招聘公告上确实写着"全日制博士优先",但实际操作中早就变通了。去年帮学弟内推某省属研究院,HR负责人私下跟我说,"我们更关心博士期间有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经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管你是白天还是晚上写的论文。"特别是国企和大型民企,对在职博士的接受度比想象中高得多。

(优势篇)

我读博时在新能源车企做研发主管,这段经历成了求职杀手锏。去年跳槽面试时,某上市公司CTO我就直接说,"我们要的就是你这种能白天搞生产、晚上搞论文的复合型人才。"比起脱产博士,我们这种"双线作战"的经历反而成了加分项——既懂理论又能实操,到岗就能直接上手项目。

(避坑攻略)

当然不是所有行业都吃香,这几个雷区要注意,

1. 高校教职岗,90%的院校招聘简章明确要求"应届全日制博士"

2. 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岗,需要全职泡实验室的岗位确实不适合

3. 公务员选调生,目前多数省份仍以全日制为硬门槛

(真实案例)

朋友小研的故事特别典型。32岁在电力系统工作,读了个非全的电气工程博士。去年他们单位竞聘总工,六个候选人里五个全日制博士,对了胜出的偏偏是他。领导的原话是,"小研读博期间搞的变电站智能监测系统,已经给公司省了四百多万运维成本,这种博士才是我们需要的。"

(建议篇)

给正在犹豫的朋友三点忠告,

1. 选导师比选学校更重要,找个有产业资源的导师能少走三年弯路

2. 研究方向要紧贴现职工作,千万别搞"学术跨界"

3. 提前跟单位沟通好,有些企业会报销部分学费

对了说句大实话,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饭碗的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同期毕业的七个非全博士,有进央企当高工的,也有自己开技术公司的。那些总说"非全含金量低"的人可能不知道,去年某双一流高校的博士创新大赛,金奖得主就是个白天在医院坐诊的骨科医生。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