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非全博士双证问题全解答
发布时间:2025-03-25 15:19:2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最近好多同学私信问我,"北中医的非全博士到底有没有双证?"今天专门开个帖子说清楚这个事。我特意翻看了学校2023年的招生简章,还咨询了在读的师兄师姐,下面这些干货建议收藏。
首先明确告诉大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确实发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有,学信网可查。不过要注意三点,
1. 必须通过全国统考录取,那些说免试入学的基本不靠谱
2. 培养方式标注"非全日制",但证书样式和全日制一致
3. 今年开始要求每月至少4天到校上课,疫情期间的网课模式已经取消
招生办老师透露,2024年报考人数比去年涨了40%。临床类专业最热门,像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这些专业,现在报录比已经达到8:1。不过有个好消息是,学校新开了中医药管理方向,这个专业相对好考些。
费用方面大家最关心,三年总费用在12-18万之间,分学年缴纳。我强调一点今年新增了实验室使用费,每年要多交2000块。不过学校有企业合作培养项目,符合条件的可以减免30%学费。
上课安排比较人性化,主要集中在周五到周日。临床专业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从2024级开始新增了120学时的跟诊实践,必须在本校附属医院完成。
关于证书认可度,我问了5家三甲医院的人事科。其中3家明确表示招聘时全日制和非全一视同仁,另外2家要求应聘者提供规培证明。建议想进医院的同学,最好在读期间把规培一起做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备考建议,专业课要重点复习《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些经典著作,英语难度在大学六级左右。今年面试新增了病例分析环节,建议大家提前准备3-5个典型病例。
非全博士学费包含哪些费用?
一、学费大头,基本培养费
非全博士的“学费”一般指学校收取的基本培养费,也就是上课、导师指导、使用校内资源的费用。不同学校、专业的标准差别很大。
文科类专业普遍在3-8万/年,比如教育学、管理学;
理工科、医学类可能达到5-12万/年,尤其是需要实验室资源的专业。
大部分学校会按学年收费,比如第一年交40%,剩余分两年缴清,但也有一次性付清的情况。
小提醒,部分高校的“学费”不包含教材费,买书、打印资料还得自己掏腰包。
二、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
除了学费,下面这些费用容易被忽略,但加起来可能占总支出的20%-30%,
1. 论文指导费
博士毕业绕不开论文,有些学校会单独收取开题答辩费、☆盲审费☆(约2000-5000元),甚至论文修改阶段的导师额外指导费。
2. 住宿和交通费
非全博士一般不安排宿舍,如果需要短期住校参加面授或考试,得自己解决住宿。比如北京的高校周边酒店,一天300元起步,一周集训下来就是一笔开销。
3. 资源使用费
图书馆外借权限、数据库访问(比如知网账号);
实验室器材耗材(理工科常见);
网络课程平台的使用费(部分学校合作第三方平台会收费)。
4. 杂费
比如学生证工本费、体检费、保险,甚至校园卡充值等零碎支出,虽然单笔金额小,但加起来也有小几千。
三、学费支付方式
钱的问题一定要提前问清楚!不同学校的缴费方式灵活度不同,
一次性付清,部分学校给5%-10%的折扣;
分期支付,比如按学年或学期缴纳,适合手头紧张的同学;
第三方贷款,少数高校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教育分期,但利息较高,慎选。
避坑建议,交费前务必确认发票明细,避免学校把“管理费”“注册费”等模糊项目打包进学费。
四、怎么省点钱?
1. 奖学金和补贴
别以为非全博士没奖学金!部分高校设置“优秀课程奖”“科研贡献奖”,金额在5000-2万不等,多关注学院通知。
2. 企业合作培养
如果是单位推荐读博,可以尝试和HR沟通,争取学费报销或补贴。
3. 合理规划时间
延毕会多交1-2年学费,按时完成课程和论文才是硬道理。
五、交费前必问的3个问题
1. “学费是否包含论文答辩的全部费用?”
2. “住宿和实验资源如何收费?有没有额度限制?”
3. “如果中途退学,学费能按比例退还吗?”
非全博士的学费绝不是“一口价”,从报名到毕业,每一环节都可能产生额外支出。建议和学校财务处或招生办确认细节,最好白纸黑字写进协议,避免扯皮。
上一篇: 北中医博士学费,这篇说全了
下一篇: 2025北中医在职博士报名“躲雷”秘诀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