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博士好考吗?“上岸人”3点实话

北中医博士好考吗?“上岸人”3点实话

发布时间:2025-03-21 09:04:02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最近在考研群里看到好多同学在问,"北中医博士到底好不好考?"作为去年刚上岸的针灸推拿学博士,今天就跟研友们儿掏心窝子说点大实话。

废话不多说,好考与否要看专业!我们学校的中医临床类专业(像中医内科学、针灸推拿学这些)每年报录比基本在8:1左右。但你要是报中药学或者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竞争压力直接砍半。去年有个师姐报的中药分析方向,统考名额5个结果只有7个人进复试,这概率比临床专业高多了。

再说说考试难度。专业课笔试跟其他985院校差不多,但有个隐藏考点——导师组特别看重临床思维。去年考针灸学论述题时,题目是"从经络学说角度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思路",这光背书可不行,得把《黄帝内经》的理论和现代病例结合起来说。建议提前半年跟门诊,多观察老师怎么问诊开方。

对了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潜规则"。北中医确实存在导师自主权较大的情况,特别是国医大师团队的导师。但别被传言吓到,我导明确说过,"只要笔试过线,面试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不管是不是本校生都一视同仁。"不过建议提前邮件联系导师时,附上跟报考方向相关的临床案例个人觉得,这比空洞的科研计划书管用多了。

北中医博士好考吗?过来人3点实话

博士导师最反感的5种邮件写法

给博士导师发邮件,是每个研究生都要经历的“技术活”。但很多同学不知道,一封不走心的邮件,分分钟让导师血压飙升。下面这5种最招导师反感的邮件写法,看完赶紧避雷!

1. 标题敷衍,直接当“微信”发

错误示范,

「老师您好!」、「问题咨询」

这种标题等于没说。导师每天收几十封邮件,点开一看全是“无主题”或“老师好”,直接头大。

正确姿势,

标题直接点明核心需求,比如,

「张三-数据模型修正方案申请-9月15日前反馈」

「李四-实验设备采购清单确认-预算2.8万」

记住,导师的时间是按分钟算的,3秒内看不懂重点的邮件,很可能被搁置。

2. 没头没尾,直接甩文档

见过最离谱的邮件正文就两句话,

「老师,这是我的开题报告。」(附件,新建文件夹(1).zip)

且不说附件命名混乱,连基本称呼和落款都没有。导师不是网盘机器人,这种操作分分钟扣印象分。

关键细节,

称呼带职称(王教授/张老师)

正文用3句话说明附件内容

结尾标注姓名、学号、联系方式

例,

「张教授您好,

我是您指导的博士生刘明(学号B2021078),现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呈上(见附件1),重点调整了第三章研究方法(标黄部分),恳请您有空时批阅指导。

学生,刘明 电话138xxxx」

3. 把导师当百度百科

错误提问,

「老师,SPSS软件怎么导入数据?」

「文献综述要写多少字?」

这类基础问题,要么查实验室手册,要么问师兄姐。导师最反感不动脑子的伸手党,尤其别在工作时间外发这种问题——晚上11点问Excel操作,导师可能直接拉黑。

提问的正确姿势,

先说明已尝试的解决方法

附上具体截图或错误代码

给出2个备选方案让导师选择

例,

「关于实验数据异常问题,学生已尝试更换传感器(图1)、重做3次对照组(数据表见附件),但第4组数据仍偏离预期。现有两个解决方向,A.调整温控参数 B.更换培养基配方,您认为哪种更合适?」

4. 小作文式写法,重点埋没在字海里

有同学误以为邮件越长越显认真,结果写了800字抒情小作文,

「自从加入课题组,在您的悉心指导下...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怀着忐忑的心情...」

导师看到这种邮件,只会快速划到末尾找重点。记住,邮件不是散文比赛,超过5行的铺垫都是废话。

高效结构模板,

【第一段】目的,「恳请审批外出参会申请」

【第二段】核心信息,会议名称、时间地点、预算金额

【第三段】解决方案,「已联系会务组争取学生优惠价,并协调同门代管实验进度」

【第四段】行动指引,「附件为邀请函及预算表,您回复’同意’或’需修改’即可」

5. 群发踩雷,暴露小心机

最致命的是把同一封邮件同时抄送多位导师,

「尊敬的各位教授,本人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

学术圈很小,导师们互相认识。这种广撒网的操作,轻则被当成投机者,重则上导师群的吐槽黑名单。去年就有学生群发套瓷邮件,结果被导师们集体晾了三个月。

正确操作,

一对一单独发送

针对不同导师调整内容(至少修改前两段)

被拒后再联系下一位

有个真实案例,某同学给A教授邮件里提到「您2021年发表在《Nature》的论文」,给B教授则写「您团队2023年的新型制备工艺」,两位导师都给了正面回复。

发邮件就像照镜子,细节里全是对导师的尊重。避开这5个大坑,你的邮件回复率至少提升80%。下次点发送前,不妨对照着检查一遍——有时候,比研究内容更先打动导师的,恰恰是这些基本功。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