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博士招生简章,五个专业最吃香(附避坑攻略)

广西医科大学博士招生简章,五个专业最吃香(附避坑攻略)

发布时间:2025-04-17 14:19:22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收到很多私信问广西医科大学的博士报考,正好赶上2024招生简章刚发布,我熬夜把这份268页的文件啃完了。先说重点,今年新增的肿瘤精准医学方向绝对要爆,但儿科临床这种传统王牌反而有坑,具体原因后面细说。

先给各位划重点,

1. 招生专业变化,新增3个交叉学科方向,停招2个冷门专业

2. 报考时间轴,网报截止比往年提前10天(11月5日)

3. 材料准备雷区,今年不要推荐信,但必须交3分钟英文视频

4. 导师选择诀窍,看课题组近三年国自然中标情况

5. 学费调整,学术型博士仍免学费,临床型涨到1.8万/年

重点说说专业选择,

肿瘤研究院新开的精准医学方向,导师团队有2个长江学者坐镇,重点看中申请人的生信分析能力。有朋友在检验科工作想跨考的,建议先自学Python基础。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基础医学院的免疫学方向,虽然名字不新潮,但跟着李XX教授做肿瘤免疫治疗,毕业进药企研发岗年薪40万起步。不过要提醒,这个课题组要求每周6天实验室打卡。

“防坑”提醒,

儿科临床博士慎选!虽然学科排名全国前五,但导师带的学生数量超标,去年有延毕案例

公共卫生学院看似好考,实际对数学建模能力要求极高,文科背景的建议绕道

口腔医学院的种植修复方向,没规培证的直接pass

“懂行的人”经验,

准备研究计划书时,千万别写"填补国内空白"这种假大空的话。去年上岸的师兄说,评委更看重"解决临床具体问题",比如他写的是"建立广西特有草药抗幽门螺杆菌数据库"。

常见误区,

Q,必须发SCI才能申请?

A,临床型博士有中华牌文章也行,但要有病例报告佐证

Q,在职博士上课时间?

A,必修课集中在寒暑假,但组会得每周线上参加

Q,导师多久回复邮件合适?

A,建议工作日早上8点发送,附上简历和文章摘要,超过3天没回可电话联系

个人觉得,

选专业就像找对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建议把招生简章里23个专业按"导师实力-课题方向-毕业出路"三个维度打分,说一千,道一万找在读学长验证信息。下个月我会整理各专业报录比数据,需要的可以先关注。

2024年广西医科大学博士招生简章,五个专业最吃香(附避坑指南)

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宿舍实拍图曝光,这几栋楼千万别选

,网上流传出一组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宿舍的实拍图,瞬间在校园论坛里炸开了锅。作为“上岸人”,我特意去现场转了一圈,结合同学们的吐槽,整理出这份“别上当诀窍”。如果你正准备入学或考虑换宿舍,下面提到的几栋楼一定要绕道走!

第一坑,老牌“古董楼”——3号楼

别看3号楼位置靠近食堂,外表还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复古风”,但住进去就知道什么叫“金玉其外”。走廊灯光昏暗得像探险现场,公共卫生间的水龙头常年“滴滴答答”。最要命的是隔音——隔壁翻书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有同学调侃,“在这儿住一年,连楼上情侣吵架的台词都能背下来。”

房间内部更是槽点满满,墙皮脱落、木质家具发霉、插座接触不良……有博士师兄吐槽,“做实验已经够累了,回来还得跟家具斗智斗勇。”

第二坑,西晒“蒸笼屋”——8号楼

8号楼朝西的宿舍堪称“夏日地狱”。下午两点开始,阳光直射进房间,空调开到16℃都压不住那股燥热。有同学实测过,靠窗书桌的温度计能飙到40℃以上。一位学姐苦笑,“我养的多肉都晒死了三盆,更别说人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楼下的垃圾站。虽然保洁阿姨每天清理,但夏天异味难免飘上来。住在低楼层的同学表示,“开窗通风需要勇气,关窗又闷得像蒸桑拿。”

第三坑,电梯“玄学楼”——11号楼

11号楼是高层宿舍里最让人抓狂的存在。明明有4部电梯,但早高峰永远只有1部能正常运转。博士生小张吐槽,“上次赶着开组会,等了20分钟电梯,说一千,道一万爬了15层楼。”更离谱的是,电梯时不时闹“罢工”,有同学曾被关在里面半小时。

房间布局也很奇葩,有的寝室卫生间门正对床头,有的阳台只有半人高围栏。一位女博士无奈道,“晾衣服得踮着脚,感觉随时会栽下去。”

选宿舍的小窍门

1. 实地考察,别光看照片,一定要亲自去看房,敲敲墙壁试隔音,拧拧水龙头看水流。

2. 打听邻居,问问同楼层的同学,了解热水供应时间、网络稳定性这些细节。

3. 楼层选择,中层(5-8楼)最佳,既能避开低层潮湿和噪音,又不用苦等电梯。

4. 朝向优先,尽量选朝南房间,冬暖夏凉;朝东的早上阳光刺眼,朝北的常年阴冷。

学姐提醒一句,学校正在逐步翻新宿舍,据说今年暑假要给部分楼栋换新门窗。如果你发现心仪的宿舍在施工名单里,赶紧抓住机会申请!毕竟读博已经够辛苦了,住得舒心点才能撑过那些熬夜写论文的日子哈。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