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大在职博士学费贵吗?报考条件必看

徐州医大在职博士学费贵吗?报考条件必看

发布时间:2025-03-23 13:54:37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最近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想报徐州医科大学的在职博士,但不知道学费多少?需要啥条件?"作为“懂行的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实际情况。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徐州医大在职博士学费分三部分,基础学费每年1.2万,实验材料费根据专业不同在3000-8000元浮动,加上论文指导费5000元。算下来3年总费用在6-9万之间。相比南京某些医学院校动辄十几万的收费,这个价格在华东地区算良心价。

报考条件有5个硬指标,

1. 硕士毕业满3年(计算到报名当年8月31日)

2. 必须有医师资格证(护理专业要护士证)

3. 近5年发过核心期刊论文

4. 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加盖人事章)

5. 年龄不超过45周岁

特别注意第三条,很多朋友卡在论文上。去年有个检验科同事,其他条件都达标,就因为论文是第二作者被刷了。建议大家提前准备,最好以第一作者发2篇以上。

报名材料要准备7样东西,

①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②硕士毕业证+学位证

③单位推荐表(官网下载模板)

④体检报告(三甲医院)

⑤科研成果清单

⑥2寸蓝底证件照

⑦研究计划书(3000字左右)

这里重点说说研究计划书。去年帮学弟修改时发现,很多人写成了开题报告。其实应该突出三点,研究创新性、与本职工作的关联度、预期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有个小窍门,多引用报考导师近3年的论文,通过率能提高30%。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考专业英语和专业课,英语难度相当于六级,专业课主要考临床思维。面试要准备15分钟PPT,重点展示科研能力和临床经验。去年有个考生现场演示了独创的穿刺手法,直接拿到导师团全票通过。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想报考的朋友现在就要做三件事——联系人事科开证明、整理科研成果、开始复习专业英语。特别是40岁以上的医生,年龄分每年扣0.5分,更要提前准备加分项。

徐州医大在职博士学费贵吗?报考条件必看

在职博士读几年?毕业难度大吗?

说到在职博士,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要读几年”和“到底好不好毕业”。今天咱们就聊点实在的,结合身边朋友的实际经历和不同学校的情况,给童鞋们儿掰扯清楚。

一、在职博士一般读几年?

国内在职博士的学制弹性比较大,大部分学校规定是3到6年。听起来时间跨度挺长?其实大多数人实际读完需要☆3到4年☆,少数情况可能拖到5年以上。比如北京某985高校的管理学博士,基本学制3年,但允许延期到6年;上海某高校的工学博士则要求4年内完成课程,最长不超过8年。

不过具体时长还得看两点,

1. 专业类型,理工科做实验、搞数据的专业普遍比文科耗时更长。比如医学博士经常因为临床工作+科研两头忙,拖到5年毕业的不少;而教育学、管理学这类偏理论的,有人3年半就能搞定。

2. 个人安排,边工作边读书,时间协调太重要了。见过最拼的哥们儿,工作日晚上搞论文,周末全天泡实验室,硬是3年准时毕业;也有朋友单位项目多,中间休学了半年,说一千,道一万花了5年才拿到学位。

二、毕业到底难不难?

实话实说,在职博士毕业肯定比全日制费劲,但也不是高不可攀。主要卡人的环节就三个,

1. 课程关,别小看上课

虽然在职博士上课时间灵活(比如周末集中授课或网络课程),但作业、考试一点不含糊。某高校经济学博士班,光是高级计量经济学一门课,每年挂科率就有15%。特别是理工科,很多学校要求修满实验室学分,工作日抽不出时间的就得挤假期。

2. 论文关,两道坎儿

大论文(学位论文),15万字起步是常态,查重率卡在5%-10%。某985高校还规定论文必须送5位校外专家盲审,3个“优秀”才能答辩。见过最惨的老兄,论文改了11稿才过关。

小论文(期刊发表),这个最要命!大部分学校要求发2篇核心期刊,有的甚至要SCI/SSCI。现在核心期刊版面紧张,有人从投稿到见刊等了整整两年。建议入学第一年就开始攒论文,千万别拖。

3. 导师关,跟对人很重要

导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毕业进度。有的导师管得严,每周组会雷打不动;也有的导师放养,半年见不着人。朋友A跟了个“严师”,开题报告被打回重写了7次;朋友B的导师常年在国外,结果论文方向跑偏,多耗了两年才改回来。

三、怎么选学校能少走弯路?

1. 看毕业要求白纸黑字

报名前一定要翻《博士培养细则》,重点看,

要不要核心期刊?要几篇?

英语过不过六级?要不要考校内英语考试?

论文送审是校内还是校外?

比如某211高校去年突然把毕业条件从1篇核心改成2篇,之前入学的学生全得按新规来。

2. 打听隐形规则

有的学校卡毕业率,比如规定每年不超过30%的在职博士能如期毕业;还有的导师名下同时带十几个学生,根本顾不过来。建议找在读学长打听,或者上学校贴吧翻翻真实评价。

3. 量力而行选方向

工作党最好选和自己职业相关的课题。比如医院行政岗的选公共卫生管理,比硬啃生物医学更容易出成果。某三甲医院的科室主任,直接把单位绩效改革项目写成博士论文,数据都是现成的,省了一年调研时间。

四、普通人怎么熬到毕业?

时间管理狠一点,周末至少留出10小时纯科研时间,工作午休可以改论文,通勤路上听学术讲座。有个师姐甚至把孩子的奥数班和自己的导师见面会约在同一栋楼,两不耽误。

单位支持很重要,提前和领导沟通,有些单位允许博士阶段减少工作量,或者用科研成果抵扣考核指标。

组队打怪更轻松,在职博士班里有高校教师、企业高管,互相分享资源。比如搞数据的帮做模型的跑程序,写理论的帮做案例的梳理框架,比单打独斗快得多。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掏心窝的,读在职博士就像跑马拉松,拼的不是瞬间爆发力,而是持续耐力。见过有人开学时豪情万丈,结果第一年就退学的;也见过四十多岁的大姐,带着俩娃还准时毕业的。关键就一句话——只要学校选对了,方法用对了,咬牙坚持下来的人,说一千,道一万都拿到了那张学位证。

上一篇: 徐州医大非全博士报考避坑锦囊

下一篇: 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