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读博不脱产?首医大2025新规

医生读博不脱产?首医大2025新规

发布时间:2025-03-16 12:35:2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最近收到很多医生朋友的私信,"王老师,首医大明年还招在职博士吗?值不值得报?"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说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最新报考政策。

先划重点,首医大明年继续招收在职临床博士,但有三点新变化。第一,新增"临床诊疗能力评估"环节,要求提供近三年接诊案例;第二,导师选择实行双选制,考生需提前联系意向导师;第三,学费调整为8万/年,分三年缴纳。

报考条件方面,除了常规的硕士学历和职称要求外,特别注意这两条,①三甲医院工作满5年(急诊科可放宽至3年);②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3)。眼科的李医生去年就是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被卡,建议早做准备。

报名流程分五步走,网上预报名(24年10月8日-15日)→材料初审→临床能力测试(25年1月)→专家面试→拟录取公示。特别注意要准备"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去年有考生临考前才找院长签字,结果院长出差耽误事。

学习安排是周末授课+寒暑假集中实践,但解剖教研室张主任透露,从2025级开始,每月要保证72小时实验室操作。建议提前和科室协调好班次,儿科刘护士长就是通过换班+调休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1. 能选哪些专业?目前开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三个方向

2. 毕业要求?除了论文,新增临床诊疗方案设计

3. 住宿问题?校本部提供周末宿舍,但需提前申请

建议想报考的医生现在就要做三件事,整理临床案例、联系推荐人、开始准备英语考试。去年录取的考生中,85%都提前半年开始准备材料。记住,12月31日前要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认证,这个很多考生容易忽略。

医生读博不脱产?首医大2025新规

首都医科大学在职博士报考条件详细解读

想考首都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的朋友注意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具体的报考要求。别光听别人说,自己心里得有数,看看你符不符合这些硬杠杠。

一、学历门槛必须过

首先得有个硕士学历打底。不管是全日制还是在职的硕士,只要是国家承认的学位证,都算数。但要注意,部分专业会卡本科专业,比如临床医学类的博士点,通常要求本科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这两年有朋友问专升本能不能报,这里明确说,只要硕士阶段是医学相关专业,且有学位证,机会还是有的。

二、工作经历要实打实

报名时至少要在医疗卫生领域干满三年。这个三年怎么算?从你硕士毕业证上的日期开始,到博士入学前满36个月就行。重点来了,工作单位得给你开正式的在职证明,还要附上近三年的社保缴纳记录。去年就有考生因为社保断缴两个月被卡,这事儿可马虎不得。

三、推荐人得够分量

需要两位正高职称的专家推荐。这里有个窍门,其中一位最好是本校教授,另一位可以是工作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去年录取的考生中,有八成人的推荐人都是和报考专业直接相关的专家,这说明选对推荐人很重要。

四、科研成果不能少

至少要有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者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这里提醒大家,论文必须见刊,录用通知不算数。如果是共同作者,需要排前三名。有考生拿教学成果奖来凑,这个要看具体奖项级别,一般省级二等奖以上才被认可。

五、英语得过硬

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考成绩三年内有效,55分是底线。没参加过统考的可以用六级成绩替代,但要求430分以上。这两年有考生用雅思6.5或托福90分申请成功,不过要提前和报考院系确认。

六、政治条件要达标

党员不是必须的,但思想品德考核表必须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盖章。有过处分记录的要特别注意,一般要求处分撤销满五年才能报考。

报名材料方面,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还要准备研究计划书。这个计划书别整虚的,要紧扣导师的研究方向。去年临床医学专业有位考生,就因为研究计划书和导师课题高度契合,笔试成绩压线也录取了。

学姐提醒时间节点,每年10月网报,12月现场确认,来年3月考试。现场确认必须本人到场,要带齐所有原件。有疑问直接打研招办电话,别轻信小道消息。准备好材料就早点动手,别拖到最后一天系统卡死误了大事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首医大博士申请,这5项不过关别想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