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全工程博士专业清单,附学费和报考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全工程博士专业清单,附学费和报考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16 09:07:1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理工类高校,其非全日制工程博士项目一直备受关注。根据最新招生简章,2024年开设的非全工程博士专业共有8个,涉及多个重点领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些专业的设置情况、学费标准以及报考注意事项。

一、具体专业及学费详情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费8万/年)

主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适合IT行业从业者,需要提交相关专利或项目成果

2. 电子与通信工程(7.5万/年)

侧重5G通信技术,建议有3年以上通信行业经验者报考

3. 材料科学与工程(7万/年)

包含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两个子方向,需提交实验成果报告

4. 能源与动力工程(7.2万/年)

分传统能源优化和新能源开发两个方向,要求有工程实践经历

5. 环境科学与工程(6.8万/年)

新增固废处理方向,需要环境监测相关资格证书

6. 机械工程(7万/年)

包含智能制造和精密仪器两个重点,建议机械制造行业从业者选择

7. 生物医学工程(8.5万/年)

需医学或生物相关背景,要求有医院或药企工作证明

8. 安全科学与工程(6.5万/年)

主攻工业安全方向,需要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

二、报考别忘了

1. 今年新增的远程答辩制度,允许外地学员通过视频方式参加毕业答辩

2. 所有专业都要求提供单位推荐信,且需加盖人事专用章

4. 每月集中授课4天,建议长三角地区学员报考更方便

5. 英语考试可凭6年内雅思6.0或托福85分成绩申请免试

三、“上岸人”经验分享

建议报考前做好三件事:第一联系意向导师,确认是否有招生名额;第二准备好近五年工作成果清单;第三提前协调好工作与学习时间。有位2019级学员分享,他每周固定拿出10小时做课题研究,利用通勤时间听专业讲座,最终按时完成了学业。

四、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问:非全博士能否申请宿舍?

答:不提供住宿,但可申请临时宿舍(80元/天)

问:毕业证书标注学习方式吗?

答:会注明"非全日制",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一致

问:是否有奖学金?

答:企业委托培养的学员可申请校企联合奖学金

问:论文查重标准是多少?

答:统一要求低于10%,连续三年有学生因查重不过延期毕业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全工程博士专业清单,附学费和报考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全日制博士毕业要求有哪些?

学分修满,课程不马虎

非全日制博士和全日制一样,得先完成规定的学分。理工科通常要求修满30-40学分,文科稍低一些。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比如政治理论)、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别以为非全日制就能“水课”——中科大的课程考核严格,作业、考试一样不落。建议提前规划时间,尤其是实验类课程需要协调好工作和学习。

中期考核必须过

读到第二年左右,学校会组织中期考核。这个环节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其实非常关键。考核内容包括课程成绩审核、研究进展汇报和综合能力测试。特别是研究计划部分,导师组会直接提问“你的创新点在哪里”“数据支撑是否充分”,回答不上来可能被要求延期。身边有朋友就卡在这一关多耗了半年,所以千万别临时抱佛脚。

科研成果要达标

中科大对博士毕业的科研成果有硬指标。理工科一般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EI论文,人文社科则需要2篇CSSCI或同等级别文章。特别要注意的是,论文必须与毕业论文方向一致,且署名单位得是中科大。去年有个师兄因为用了单位联合署名没算数,差点耽误毕业。如果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或有专利成果,部分学院可以折算替代论文,具体得看专业细则。

毕业论文三道关

毕业论文是非全日制博士的“终极考验”。从开题到答辩至少经历三次审核:

1. 开题报告:需要明确研究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导师组会当场给出修改意见;

2. 预答辩:初稿完成后模拟答辩,这一步刷掉不少结构混乱或数据不足的论文;

3. 盲审+正式答辩:论文送外校专家盲审,通过后才能参加最终答辩。答辩现场常有导师连环追问,有个学姐被问了11个问题,好在准备充分才过关。

导师沟通不能少

非全日制博士平时不在校,和导师的联系尤为重要。中科大要求每月至少一次进度汇报,建议固定时间当面或视频交流。遇到实验数据出问题或理论瓶颈,及时找导师讨论。有个在职读博的工程师,每次出差合肥都专门留一天去实验室,导师看他态度认真,还主动帮忙联系了行业资源。

时间管理是门学问

虽然非全日制学制标注4-6年,但实际平均毕业时间在5年左右。学校规定最长不超过8年,超期直接取消资格。建议前两年集中修学分,中间两年主攻论文和实验,对了一年完善成果。有学员用“工作日晚上写论文,周末全天泡实验室”的方式,硬是4年半搞定了所有要求。

中科大非全日制博士的毕业门槛确实不低,但清晰的流程规划加上扎实的积累,完全能够顺利拿下学位。关键是把每项要求拆解成具体目标,遇到困难多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数据库、导师人脉、学术讲座都是现成的“通关秘籍”。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