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

跨专业申请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非全日制博士,有戏吗?

发布时间:2025-07-14 09:20:4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看你跨的有多大了!如果是数学系这样的,还好,但差太多就不行了。

申请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信息非全日制博士,不仅要专业对得上,而且还要有成果最好,不相干的成果,人家导师也不认。

image.png

哪些专业跨考,相对有戏?

跟电子信息沾边的,理工科专业,都还行,比如数学系,应用数学方向,天天跟算法编程打交道的,申请时,导师不会觉得太突兀。

还有计算机科学、自动化、通信工程,这些,本来,就和电子信息,有交叉,研究方向,重合度高,只要能说清,跨专业的理由,机会不小。

但要是文科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或者纯艺术类的,跨考,基本没戏。

不是歧视,主要是,电子信息博士,要做硬件开发、信号处理,这些研究,没点理工科底子,根本跟不上,导师,也不敢收,怕你毕不了业。

还有种情况,是“擦边跨”,比如本科,是电子信息,硕士,读了光学工程,这种,不算纯跨考,反而算优势,因为,研究视角更宽,导师还挺喜欢的。

除了专业,还得有啥硬货?

科研成果,必须和电子信息挂钩,发过相关方向的论文,最好,哪怕是普刊,也行,要是有核心期刊,或者会议论文,那可太加分了。

参与过,国家级电子信息类项目的,比如5G通信、芯片设计,这些,哪怕,只是打杂,也比,啥都没有强。

工作经验,也算数,但,得是相关岗位。

比如在华为、中兴,做过硬件研发,或者在研究所,搞过嵌入式系统开发,这些经历,写在简历里,导师能看出,你确实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过,比纯理论出身的,更有优势。

千万别拿不相干的成果,去凑数,比如你硕士,是学经济学的,拿个金融建模的获奖证书,申请电子信息博士,时人家根本不看,还会觉得,你目标不明确。

跨专业申请,得做哪些准备?

先把电子信息的基础课,补补,比如《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这些,不用学得太深,但至少,得知道基本概念,不然,跟导师聊的时候,容易露怯。

提前联系导师,特别重要,邮件里,别光说“我想跨专业”,得具体说,你为啥想跨,比如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电子信息项目,发现自己有兴趣,也有能力深入研究。

再附上,你补修课程的证明、相关项目经历,让导师觉得,你是真心想做这个,不是一时冲动。

材料里,最好加个“研究计划书”,写清楚,你想研究电子信息哪个方向,用啥方法做,哪怕想法不成熟,也没关系,主要是,让导师看到,你花了心思了解这个领域,不是瞎跨。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