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博士复试名单出炉

西建大博士复试名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5-03-15 15:59:41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这两天,"西建大博士复试名单"成了考生群里最热的话题。作为建筑老八校里唯一带"建筑科技"头衔的高校,西安建大的博士复试向来备受关注。今年共有327人进入复试环节,创下近五年新高。

名单公布当天,研招办官网访问量激增导致系统短暂崩溃。这里教大家两个查名单的窍门,一是早上7点和晚上10点这两个时段系统相对通畅;二是关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招办"微信公众号,推送名单比官网早半小时。

需要特别注意三个细节,1.名单按报考学院首字母排序,别漏看自己学院;2.建筑学院今年首次要求提交作品集电子版,纸质版可复试当天补交;3.土木工程学院的复试时间比往年提前了3天,千万别记错日子。

复试流程今年有个新变化,专业面试改为"双盲评审"。考官不知道考生姓名和报考导师,考生也不能透露任何个人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在展示专业能力时要更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不能依赖"混脸熟"。

给考生的三点建议,1.提前打印3份个人材料备用,去年有考生因打印机故障差点错过材料审核;2.带上本科成绩单原件,虽然简章没硬性要求,但现场有加分案例;3.建筑物理方向的考生建议自备计算器,考场提供的可能型号不全。

2024西建大博士复试名单出炉

博士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博士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这份清单请收好

准备博士复试就像打包行李去旅行——东西带齐了才能踏实。但到底该装哪些“必需品”?根据这几年帮学弟学妹整理的经验,我个人觉得了一份超全材料清单,照着准备绝对不踩坑!

一、基础证件,别让细节拖后腿

1. 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至少复印3份备用,现场万一要用直接掏出来,不用到处找打印店。

2. 学历学位证明,应届生带学生证和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带上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复印件同样多备两份。

3. 初试准考证,哪怕考完就压箱底了,现在也得翻出来!有些学校要求核对编号。

小提醒,所有复印件用文件夹分装,贴上标签。老师要啥你马上能抽出来,第一印象分直接拉满!

二、学术材料,这是你的“硬实力”展示

4. 成绩单,本科和硕士阶段的都要!记得盖学校公章,如果是电子版提前彩打出来更正式。

5. 科研成果

发表的论文、专利全文(哪怕只是录用通知也带上)

参与过的项目证明(比如导师签字的参与证明、结题报告封面)

6. 研究计划书,别直接套用开题报告!重点突出博士阶段想解决什么问题,控制在3-5页,排版清爽比字数多更重要。

经验之谈,如果发过核心期刊或参加过学术会议,单独用红色便签标出来,老师一眼就能看到亮点。

三、推荐信,找对人比内容华丽更重要

7. 两封专家推荐信

优先找熟悉你科研能力的导师或项目负责人,别盲目追求“大牛”。

内容要具体,比如写“该生在XX实验中提出创新方案”比“表现优秀”更有说服力。

避坑攻略,提前一个月联系推荐人,给老师留足时间写。千万别拖到复试前三天才催!

四、个人陈述,用故事代替套路

8. 学术背景介绍,别光罗列成绩,加一个小案例。比如,“大二时为了搞懂XX理论,在实验室连续熬了3个通宵,最终发现……”

9. 未来规划,分阶段写短期(1年)和长期(3-5年)目标,比如“第一年完成文献综述,第三年建立模型验证”。

加分细节,打印时用优质纸张,标题用加粗字体,重点语句用下划线标出,方便老师快速抓重点。

五、附加材料,这些可能让你脱颖而出

10. 获奖证书,只放省级以上或专业相关的,奖学金、竞赛奖状优先。

11. 语言能力证明,雅思、托福成绩单(如果考过),特别是报考外文文献多的专业。

12. 作品集,艺术类或设计类考生必备!比如建筑设计图、编程项目Demo视频存U盘带过去。

六、特别注意事项

材料装订,别用订书钉!用抽杆文件夹或胶装,封面写上姓名、报考专业和联系方式。

电子备份,所有材料扫描成PDF存手机或U盘,防止原件丢失。

提前踩点,如果线下复试,先查好学校打印店位置,应急时能立刻补材料。

最后附上一张清单表,打钩确认别漏项,

材料名称 是否准备 备注
身份证复印件 3份以上
学历证明 应届生带学籍验证
研究计划书 重点标页码
推荐信 密封签字
获奖证书 只选关键奖项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