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

在职读西北大学工程非全日制博士,要付出多大代价?

发布时间:2025-09-13 09:23:32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读西北大学工程非全日制博士,不是轻松的事,从申请到毕业,每个阶段都有压力。

首先是申请阶段。

不能像应届生那样,有整块时间,只能挤工作之外的空隙。

得先整理学历材料,比如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学位证书,还要找学校,或单位盖章。

工作证明也得仔细弄,要说明当前岗位、工作年限,这些都要,在不耽误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完成。

更费时间的,是和导师沟通。

得提前了解,西北大学工程领域导师的研究方向,挑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导师,然后准备初步的,研究想法,不是随便聊两句就行,得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说说想研究的问题、能用到的,实践资源。

沟通可能,得靠线上,比如晚上加班完,再发消息,等导师回复,来回调整想法,少则几周,多则一两个月,期间还得,兼顾工作。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png

等拿到录取,边上班边进修。

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候一个月,要集中上两三天课,早上得早起,赶去学校,下午上完课,又得赶回去。

课后的任务也不少,要消化理论课内容,还得跟导师做研究,比如看工程领域的文献、整理研究数据,这些都得,在下班回家后做,经常要弄到半夜,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

要是遇到工作忙的时候,比如,项目赶进度,就得更费劲。

可能白天在单位加班,晚上回家,还得补课程作业,或者跟导师同步研究进展,有时候两边的事凑到一起,只能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暂时推掉家庭聚会、朋友往来。

而且不能,只顾着工作忽略学习,要是课程缺勤太多、研究进度跟不上,还得补。

西北大学官网.jpg

最后想顺利毕业,付出的代价,得翻倍。

西北大学工程非全日制博士要求不低,论文是关键,得结合工程实践,做研究,比如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优化方向展开。

调研阶段,要花大量时间查资料,还得结合自己的工作项目,收集数据,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准确,得在工作之余,反复验证。

写初稿的时候,可能要改好几遍,导师提的意见,得一条条落实,有时候改到一半,工作上又有新任务,只能暂停下来,等忙完再接着弄。

答辩前的准备,也不能马虎,得把论文内容梳理清楚,应对评委的提问,还得抽时间模拟答辩。

从申请到毕业,差不多要四五年,这期间,得一直保持紧绷的状态。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