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农大博士招生,这5个专业别错过!

吉农大博士招生,这5个专业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5-04-10 12:23:34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很多同学在后台问我,"吉林农业大学博士到底有哪些王牌专业?"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透这件事。先说重点,2024年博士招生最大的变化是新增了智慧农业工程和黑土地保护两个特色方向,这可是东北地区首开先河的专业!

先带大家看看吉农大的"看家本领"专业,

1. 作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设备比省农科院还先进)

2. 兽医学(去年刚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3. 食品科学与工程(跟中粮集团有联合培养项目)

4. 农业资源与环境(今年新引进3个长江学者)

5. 农林经济管理(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基地在这儿)

特别要提醒的是,他们的博士导师有个"双导师制"——学术导师+产业导师。比如搞玉米育种的王教授,他的合作导师是省农科院首席专家,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大田实验。去年毕业的张师兄就是跟着他们团队,现在已经在国际期刊发了3篇SCI。

报考流程要注意三个关键时间节点,

网报截止,往年都是11月30日

材料审核,12月中旬出结果

复试时间,次年1月初(疫情后恢复线下考核)

这里有个隐藏福利,学校给博士生的实验田有3000多亩!想搞农业研究的同学,这个硬件条件在东北绝对数一数二。去年有个考生就是看中他们的智能温室系统,从985高校调剂过来的。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非农学背景能报吗?

A,农业经济管理、食品工程等专业都接收跨考生,但要有相关研究成果

Q,在职读博可行吗?

A,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但要求前两年必须完成课程学分

Q,毕业要求严不严?

A,至少2篇C刊或1篇SCI,但导师团队会全程指导

说一千,道一万给准备报考的同学三个建议,第一尽早联系意向导师,第二重点准备研究计划书,第三多关注学校官网的"导师风采"栏目。今年有个考生提前半年给导师发邮件交流,复试时直接带着改进后的实验方案来,说一千,道一万拿了专业第一。

2024吉农大博士招生,这5个专业别错过!

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申请条件详细捋清

想考吉林农业大学的博士?先别急着准备材料,咱们得把申请条件掰开揉碎了看明白。今天就跟童鞋们儿唠唠,这所农业类重点高校的博士门槛到底怎么过。

一、基础条件得先达标

首先,你得是个中国公民,政治立场没问题,身体能扛得住科研压力。年龄这块儿,原则上不超过35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点,但得提前跟导师沟通好。英语水平不能太拉胯,至少得过六级,或者有托福、雅思同等成绩。没英语成绩的也别慌,学校有自己的英语考试,好好准备一样有机会。

二、学历门槛要清楚

硕士毕业是最基本的,不管你是全日制还是在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得双证齐全。国外回来的得先做学历认证,这点千万别忘了。应届毕业生也能报,但9月入学前必须拿到学位证,差一天都不行。同等学力申请的情况特别少,除非你有重大科研成果,这个得提前半年跟研招办打招呼。

三、科研底子要扎实

农大特别看重实际科研能力。至少得有1-2篇核心期刊论文,最好是第一作者。参与过国家级项目的老铁们占优势,特别是跟农业资源、植物保护、畜牧兽医相关的课题。有专利的赶紧亮出来,实用新型专利也行,发明专利更吃香。要是拿过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那就相当于拿到VIP入场券了。

四、推荐信的门道

两封专家推荐信是硬指标。注意了,其中一位最好是你的硕士导师,另一位得是正高职称的业内专家。别光找职称高的,关键得是真正了解你科研能力的人。推荐信内容要具体,别整那些"该生表现优秀"的套话,多写点实际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具体贡献。

五、考试怎么准备

初试三门,英语+两门专业课。英语难度比六级高点,重点看农业类科技文献翻译。专业课得吃透报考导师近五年的研究成果,题库很多都从这儿出。复试要准备20分钟左右的PPT,重点讲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博士计划。面试时可能会问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这些实操问题,提前模拟几次没坏处。

六、材料准备清单

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明,特别注意这三样,科研计划书要跟报考导师方向契合,最好提前联系导师沟通思路;获奖证书复印件要加盖公章,别用扫描件;在职人员要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国企事业单位的注意提前走流程。

七、几个关键时间点

每年10月出简章,12月网报,来年3月考试,5月复试,6月公示。建议提前半年联系导师,农大很多导师招生名额早早就定了。尤其是热门方向的导师,像作物栽培、动物医学这些,可能提前一年就有学生排队了。

学姐提醒研友们儿,材料千万别造假。农大查得严,之前有学生因为论文署名问题被取消资格。实在拿不准的地方,直接打研招办电话问,老师们态度都挺耐心的。准备好这些,咱们长春见!

上一篇: 2025吉农大在职博士官网入口在哪?

下一篇: 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