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职博士

想在香港读在职博士?先看看这5个硬性条件你符不符合

发布时间:2025-04-26 12:15:3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香港高校有没有在职博士项目?普通人能申请吗?”我特意翻遍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8所公立大学的官网,还托朋友联系了两位在读生,给大家整理出这份接地气的““躲坑”门道”。

一、香港在职博士的“隐藏门槛”

很多人以为香港博士和内地一样分“全日制”和“在职”,其实压根没有“在职博士”这个官方说法!但港校允许博士生自主安排研究时间,只要导师同意,完全可以边工作边读书。不过要满足这5个硬条件:

1. 每周至少3天到校(系统要刷脸打卡)

2. 雇主出具同意书(公务员/教师最吃香)

3. 研究领域与工作强相关(比如金融从业者选商科)

4. 雅思6.5起步(部分专业要求7.0)

5. 存款证明20万+(覆盖第一年生活费)

去年有个深圳的中学老师,就是靠教育局开的支持证明,成功申请到港教育大学的博士,研究方向正好是“大湾区双语教学”。

二、一年要花多少钱?

费用分三块(以港币计算):

学费:4.2万-8.5万/年(教育类最便宜,医学类最贵)

住宿:合租4千/月,学校宿舍2千/月(要抢)

生活费:3千-5千/月(食堂套餐35块,奶茶28块)

有个冷知识:港校博士每月能拿1.8万津贴!但只给全日制学生,在职的得自己掏腰包。

三、哪些人最容易申请成功?

从我整理的23年录取数据看,这三类人成功率超70%:

国企/事业单位中层(稳定性强,容易开证明)

高校在职教师(科研经历加分)

粤港澳企业高管(实践资源受导师青睐)

反而全职妈妈、自由职业者通过率不到15%,学校怕你时间不够用。

四、“上岸人”的大实话

1. 别信“中文授课”:除了个别教育类专业,90%课程全英文教学

2. 导师决定一切:有位同学套磁时送了普洱茶,结果导师以为是贿赂,直接拉黑

3. 毕业卡最严的是论文:港大教育学博士平均4.5年毕业,有人改了11稿

五、手把手教你查信息

1. 搜“香港大学研究生院”-点“研究型课程”

2. 看专业后面的“PT”标识(Part-time)

3. 直接发邮件问:“是否接受非全日制学习模式”

下篇预告

《香港博士毕业后留港工作,薪资到底有多高?》

想在香港读在职博士?先看看这5个硬性条件你符不符合

香港博士毕业后留港工作,薪资到底有多高?

一、行业不同,工资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香港的工资水平全球靠前,但博士毕业生的薪资高低,行业差异比学历本身更明显。

1. 金融、科技行业“领跑”

如果是进入投行、量化金融、人工智能或半导体研发等领域,博士学历的“含金量”会直接体现在工资单上。比如,某外资投行的量化研究员岗位,应届博士年薪普遍在80万-120万港币(约合人民币74万-111万),加上年终奖和项目分红,上限更高。科技大厂如华为香港、商汤科技等,算法工程师或高级研发岗的博士毕业生,月薪通常在5万-8万港币,年薪约60万-100万港币。

2. 高校和科研机构“稳字当头”

如果选择留在高校做博士后或助理教授,收入相对固定。以香港大学为例,博士后月薪约3.5万-4.5万港币,年薪约42万-54万港币;助理教授的起薪则更高,月薪6万-8万港币,但竞争激烈,非“顶刊论文+强推荐信”很难拿到。

3. 医疗、教育、工程行业“中规中矩”

医学博士若进入私立医院,月薪普遍在6万-10万港币;工程类博士进入建筑或能源公司,月薪约4万-6万港币;而进入中学或教育机构做学科专家,月薪则在3万-5万港币之间。

二、本地人视角:博士工资算高吗?

很多朋友会问:“香港物价那么贵,这点工资够用吗?”咱们来算笔账:

房租:单间月租约8000-15000港币(市区)

饮食:一日三餐外食约150-200港币,自己做饭可减半

交通:地铁月均500-800港币

假设博士毕业生月薪4万港币,扣除强积金(类似社保)和税,到手约3.5万港币。房租按1.2万算,吃喝交通5000,剩余1.8万可自由支配。如果年薪达到80万以上,生活会更宽裕,存钱、旅游都不成问题。

不过,香港的工资“天花板”也明显。普通行业工作5年后的博士,月薪可能只涨到6万-8万,而金融或科技行业若晋升到管理层,年薪200万港币以上也有可能。

三、真实案例:他们到底赚多少?

为了更直观,举几个身边人的例子(隐去具体公司):

案例1:李学长,计算机博士,2022年加入中环某量化基金公司,第一年总包110万港币,每天工作10小时,但年终奖发了18个月工资。

案例2:王学姐,生物医学博士,在公立医院做研究员,月薪4.2万港币,偶尔接私立医院的咨询项目,年收入额外多10万。

案例3:张同学,教育学博士,任职某国际学校课程主管,月薪5.8万港币,暑假带学生游学项目还能赚外快。

四、留港工作的隐藏福利

除了工资,香港雇主的福利也不容忽视:

免税津贴:不少公司提供住房补贴(每月5000-1.5万港币)、子女教育津贴;

低税率:年薪50万港币,个人所得税仅约5%,远低于内地;

国际化环境:跳槽到海外分公司或申请全球岗位更有优势。

五、博士工资高,但竞争也激烈

香港虽然机会多,但顶尖岗位的竞争堪称“神仙打架”。金融行业偏好欧美名校博士,科技公司看重实际项目经验,高校教职更是“非升即走”。建议在读博期间多积累实习、合作项目,甚至考取专业证书(如CFA、FRM),提高竞争力。

对了说句大实话:香港的工资确实高,但压力和节奏也快。如果冲着“高薪”来,金融和科技行业是首选;如果追求稳定,高校或公立机构更合适。关键还是看个人职业规划和能承受的工作强度。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