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育非全日制博士好考吗?都考哪些科目?
发布时间:2025-10-21 09:53:41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南京大学教育非全日制博士,说好不好考吧,得看怎么比。跟全日制博士比,确实能轻松点,但想随便糊弄过去也没门。考试科目主要是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加上面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比起来,更看重你肚子里的真东西和实际工作经验,得提前下功夫准备。
为啥说不好考呢?主要是报的人太多了。南京大学的教育专业在全国都有名,不管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教育机构里想往上冲的人,都盯着这个名额。但每年招的人就那么几个,竞争能不激烈吗?而且博士考试跟本科、硕士完全不是一回事,光靠死记硬背课本根本没用,得有自己的想法,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才行。就像上次碰到个教高中的老师,他说之前考硕士的时候背背题就过了,考博的时候拿这招根本行不通,论述题全是让你分析实际问题,没自己的思考根本写不出来。
先说说考试科目里的专业基础,考的都是教育学的老底子,像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这些内容肯定躲不开。别以为这些是基础就简单,考得细着呢。比如考教育史,可能会问你某个朝代的教育制度对现在有啥影响,不是光把时间、事件背下来就完了,得理解透彻,能举一反三。有个备考的朋友说,他光教育心理学就看了三本不同版本的书,就怕哪个知识点漏了,毕竟考场上一道题答不上来,分就拉开了。
再就是专业综合,这科最考验人。题目全是结合当下教育热点来的,比如现在常说的素质教育落地难、城乡教育差距怎么缩小这些问题,都可能变成考题。不光要说出自己的看法,还得有实际案例或者数据支撑,不然说出来的话就太空洞了。平时得多看看教育类的新闻、期刊,像《中国教育学刊》这些杂志里的文章,多积累点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答题的时候才能有东西可写。之前有个考生就因为平时爱跟同事讨论教育政策,考试时碰到类似的题,写得又快又好,分数一下就拉开了。
面试这块也得重视,分值占得不少。面试官都是行业里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是不是真有东西。他们会问你之前做过啥教育相关的工作,有没有啥拿得出手的成果,读博之后想研究啥方向。要是你之前带过啥教育课题,或者在期刊上发过文章,一定要在面试的时候说清楚,这些都是加分项。有个在教育局工作的大哥,面试的时候就跟老师聊他参与过的农村教育扶持项目,说得特别具体,老师觉得他实践经验丰富,当场就给他打了高分。
跟非全日制研究生比,非全博士的考试难度肯定要高一大截,毕竟是博士阶段了。但有一点好,它特别看重实际应用,如果你在教育行业干了好几年,有不少实战经验,复习的时候反而能省力点。很多知识点都能跟自己的工作对上,理解起来就快得多。比如学教育管理的时候,就能想到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这样记起来也牢。
不过也别被难度吓住了,只要规划好时间,踏踏实实地复习,还是有机会的。每天抽两三个小时看看书,周末多做点练习题,面试前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研究计划理清楚,坚持大半年下来,肯定能有进步。身边有个小学老师,白天上课晚上带娃,就靠睡前那两个小时复习,最后也考上了,她说最难的不是考试本身,是能不能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