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读博“防坑”三点
发布时间:2025-04-03 09:07:18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2025年去香港读在职文学博士值不值?毕业能找到工作吗?"作为“懂行的人”,今天说点大实话。去年我帮表弟选校时踩过不少坑,个人觉得出三个关键点,准备申请的务必看完。
第一坑,盲目跟风选冷门方向。去年某校"岭南方言研究"专业突然爆火,结果毕业生发现对口岗位只有两个博物馆职位。建议优先选文化传播、创意写作等应用型方向,像浸会大学的影视编剧方向,去年毕业生半数进了大湾区文化公司。
第二坑,忽视隐性成本。除了明面标注的8-12万学费,每周往返深港的通勤费、小组作业的物料费才是大头。我表弟的导师要求每学期看30本原版书,光买书就花了小一万。
第三坑,论文选题太理想化。有位朋友研究"后现代主义在香港文学中的嬗变",答辩时被评委直接问,"这个研究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有什么实际价值?"现在还在修改论文。建议选题时多参考《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规划》,比如研究"网络文学IP开发"这类接地气的课题。
注意到香港演艺学院新开了"文化遗产数字化"方向,要求有三年以上文旅行业经验,毕业直接对接西九文化区项目,这类产研结合的专业值得重点关注。
香港在职博士每月生活开销清单
在香港读在职博士的朋友们见面聊天,十句有八句绕不开"钱"这个字。今天我把自己在港岛第三年的账本摊开,给准备来读书的兄弟姐妹们做个参考。
住,钱包的头号杀手
港岛单间月租基本在8000-12000港币打转,我住红磡老唐楼,15平单间月租7800。建议新生提前两个月找房,学生论坛经常有转租信息。朋友住大围村屋,三室一厅整套才18000,三人分摊划算很多。
吃,食堂是救命稻草
学校食堂套餐38-55港币,校外茶餐厅随便吃个饭要70+。我现在早餐吃麦片(月均150),午餐带饭(超市买食材月均800),晚餐蹭实验室活动。每个月外食控制在4次以内,这部分开支能压在2500左右。
行,八达通里存智慧
学生八达通地铁半价是真香!港大站到红磡单程原价11.5,折后5.8。每月交通费大概400,周末去离岛玩的话加200。叮叮车3块坐全程这种羊毛必须薅。
学,看不见的吞金兽
很多人会忽略影印费和资料费。图书馆打印0.3港币/张,我上个月打印文献花了87块。参加学术会议更烧钱,上个月去广州开会,哪怕住青年旅舍也花了2300。
杂项,魔鬼在细节里
1. 电话卡,中国移动98元套餐够用
2. 网络费,和室友平摊每人120
3. 水电煤,夏天空调开得多,月均400
4. 保险,学校强制买的医疗险,年缴1800
5. 社交,师门每月聚餐AA制,预留500
把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我的月均开支基本在13500-15000港币之间。当然这个数会波动,比如遇上要买参考书或者实验室团建。有个省钱诀窍,善用学校资源,健身房游泳池免费,图书馆能借到最新外文专著,这些隐性福利能省不少钱。
上一篇: 北京农学在职博,哪类人最适合?
下一篇: 香港在职博士“躲雷”攻略,这五类人别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