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条件

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报考秘诀:手把手教你查专业目录,附学费明细

发布时间:2025-05-22 08:59:49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其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专业长期位居全国前三。收到不少在职朋友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矿大在职博士到底怎么报?"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报考需要掌握的关键信息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三个硬指标:

1. 年龄要求:报考时不超过45周岁(以2024年9月入学计算)

2. 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需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历

3. 科研成果:至少主持过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

今年招生有三大变化要特别注意:

新增智能采矿工程方向,首批只招8人

工程博士学费调整为6.8万/年(往年是6.2万)

材料初审新增"工作单位推荐信"环节

具体报考流程分五步走:

第一步:3月15日前登录研究生院官网下载《专家推荐表》

第二步:4月10日前提交电子版材料(注意扫描件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第三步:5月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含专业英语笔试)

第四步:6月现场答辩(建议准备8-10分钟PPT)

第五步:7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给在职备考者的实用建议:

• 周三周五晚上7-9点可预约导师视频咨询

• 历年真题在文昌校区图书馆3楼可复印

• 工程博士论文要求必须结合现工作岗位实践

别忘了:今年现场确认改到南湖校区行政楼A305,千万别跑错老校区。建议提前准备好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原件,去年就有考生因为只有复印件被卡。

学费方面,工程博士全程13.6万,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15.2万,可分学年缴纳。住宿统一安排在南湖校区博士公寓,4人间带独立卫浴,每年1200元。

2024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报考指南:手把手教你查专业目录,附学费明细

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博士论文写作要求详解

一、选题要“接地气”,别玩虚的

选题是论文的命根子。学校明确要求,选题必须结合本职工作或行业实际需求,不能搞空中楼阁。比如,搞矿山安全研究的,可以围绕智能化监测技术落地应用中的问题展开;做工程管理的,可以结合矿区资源调配的痛点做分析。“真问题”比“高大上”更重要

小技巧:多翻行业报告,参加学术会议,找导师聊实际案例,灵感自然来。

二、结构必须“横平竖直”,别乱发挥

论文结构得像盖房子,框架必须稳。中国矿业大学的要求里,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结论这几部分一个都不能少。

摘要:500字以内,把研究目的、方法、结论说清楚,别绕弯子。

引言:重点讲“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背景意义要直击痛点。

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罗列,要对比已有研究的优缺点,点明你的创新点在哪。

研究方法:在职博士常用实证分析或案例研究,数据来源、实验设计要写透,方便别人复现。

三、格式规范是“硬杠杠”,别栽跟头

格式问题看似小事,但卡在这一步太冤。学校对字体、页边距、参考文献格式都有详细规定,比如:

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标题加粗。

图表:编号统一(如图1-1、表2-3),标题放在图表上方,数据来源要标注清楚。

参考文献:优先引用近五年核心期刊文章,按GB/T 7714标准排版,千万别用网络链接糊弄。

提醒:答辩前一定用学校模板自查三遍,或者找同学交叉检查,格式错直接影响答辩印象分。

四、数据要“能扛打”,别自己编

在职博士论文强调应用性,但数据真实性是底线。如果是企业数据,记得脱敏处理;实验数据要保留原始记录,导师签字确认。学校查重率通常要求低于10%(工科可能放宽到15%),引用别人的观点必须标出处,“复制粘贴一时爽,查重不过火葬场”

五、时间规划得“抠到周”,别拖到说一千,道一万

在职读博最怕拖延。建议把论文拆解成小任务:

1. 前3个月:定题、列提纲、完成文献综述;

2. 中间4个月:跑数据、做实验、写主体章节;

3. 对了2个月:修改格式、润色语言、预答辩演练。

每周至少腾出10小时专注写论文,琐碎时间用来整理文献或修改段落。

六、导师沟通要“勤快”,别闷头干

导师是你的“外挂”,遇到卡壳赶紧找。比如:

数据出问题?带着原始记录和初步分析找导师,比一个人瞎琢磨强;

结构调整拿不准?提前列好修改方案,让导师帮你选最优解。

记住,主动反馈进度比等导师催更管用

七、答辩准备“练到吐”,别临场发挥

答辩不是走过场,评委最爱问三个问题:

1. 你的研究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2. 创新点怎么验证的?

3. 成果能不能在行业里推广?

提前模拟答辩,把PPT精简到15页以内,重点突出图表和结论。回答问题时,不狡辩、不抬杠,实在答不上就诚恳记录

八、常见坑点提醒

语言口语化:论文是学术写作,避免“我觉得”“咱们”这类词;

逻辑断层:章节之间要有过渡句,比如“基于上述分析,本章将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老旧:尽量引用最新成果,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五年前的文献可能已过时。

写论文就像跑马拉松,拼的是耐力和细节。把要求吃透,一步步稳扎稳打,通过没那么难。说一千,道一万说一句:资料备份勤着点,电脑崩了可没人赔你!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