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条件

重医在职博士必须现场面试吗?“上岸人”亲述流程和避坑经验

发布时间:2025-05-15 12:07:0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重庆医科大学的招生咨询群里,每天都有人问同一个问题:"老师,咱们在职博士是不是不用面试直接录取哈?"作为去年刚上岸的重医在职博士,今天我就把大家最关心的面试问题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话不多说:重庆医科大学在职博士必须参加现场面试!这是招生简章里白纸黑字写着的硬性要求。去年我们专业36个报名的,有5个就是没认真看通知,以为在职不用面试,对了连考场都没进。

具体流程分三步走:

1. 材料初审通过后,研招办会短信+邮件双重通知面试时间

2. 面试要带齐三样东西:身份证原件、学历认证报告、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盖鲜章)

3. 现场环节包含三个部分:15分钟专业问答+5分钟英语对话+10分钟自由交流

这里要划重点了:去年面试时,主考官特意强调"在职不降标准"。有个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就因为回答不出最新版诊疗诀窍的更新要点,直接被刷下来了。所以千万别觉得有工作经验就能轻松过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必须跟上。

面试常踩的三个坑:

以为"在职"就不用复习专业书(大错特错!)

英语准备只背模板(现场要求即兴对话)

工作业绩说得太笼统(要带具体病例或科研成果)

建议提前三个月做好三手准备:

① 把近五年本专业国自然课题梳理一遍

② 每天跟读20分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音频

③ 整理3-5个自己参与的典型病例(要数据量化)

对了说个内部消息:今年面试新增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环节,要求考生在模拟人身上完成指定操作。上周我去导师办公室,亲眼看见他们在调试新的考核设备,所以动手能力强的考生会更有优势。

2023年重医在职博士必须现场面试吗?过来人亲述流程和避坑经验

重医在职博士每月上课几天?最新考勤规定摸透

一、上课时间咋安排的?

我明告诉你:重医在职博士每月集中上课4-6天,具体看专业和年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这类主干专业,通常每月选两个周末上课(周六日全天),遇上实验课或专题研讨可能会加1-2个工作日。比如2023级部分临床方向的学员反馈,9月份实际上课5天,包含3个周末日和2个工作日晚上。

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课程安排分阶段。前半年理论课密集,每月可能到6天;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每月回校1-2天参加组会即可。护理学、公共卫生等专业课时相对少些,但实验操作课时占比更高。

二、新考勤规矩三大变化

今年学校更新考勤制度后,主要抓这三个重点:

1. 刷脸签到+定位:原来纸质签到改成人脸识别,系统自动记录进出教室时间。有学员试过“迟到10分钟以上算缺课半节”,建议提前20分钟到校避开早高峰堵车。

2. 请假必须提前72小时:急诊或突发情况需在缺课后24小时内补交证明材料,但一学期最多补3次。特别注意:学术活动类请假不算缺勤,比如参加学术会议只要提交邀请函,还能抵扣1天课时。

3. 缺课超20%直接挂科:以前是30%红线,现在收紧后,比如某门课总课时30节,缺6节就危险。但有个补救措施——缺课可以申请跟下届学员补修,不过得交500元/天的管理费。

三、“懂行的人”的实操建议

1. 活用碎片时间:很多导师允许学生在“钉钉”上补看课程录像,但要注意必须看完80%时长才算有效学习。建议通勤路上用1.5倍速过一遍重点内容。

2. 跨院系蹭课技巧:如果本专业课程和其他院系时间冲突,可以申请调剂。比如公共卫生学院的统计学课经常允许临床医学学员插班听讲,还能多认识合作课题的伙伴。

3. 寒暑假别放松:虽然正式课集中在学期中,但每年1月和7月要交课题进展报告。有学员吃过亏——过年期间忙着值班,结果开学被导师要求重写报告。

四、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疫情期间的网课还算考勤吗?

A:2024年起,线上课时纳入考勤统计,但每学期不超过总课时的40%。直播课必须全程开摄像头,随机点名提问。

Q:外地学员怎么协调时间?

A:可以申请“弹性到课”,比如连续两周集中上课,但需要导师和学院双签字的申请单。不过临床专业的学员慎用,可能影响实验进度。

Q:迟到早退怎么算?

A:新系统精确到分钟,晚到15分钟或早退20分钟直接扣0.5个课时。课间休息超时不归也算缺勤,建议手机设好提醒闹钟。

亲情提示各位:具体专业的排课表每年3月和9月更新,务必关注研究生院官网公告。遇到特殊情况直接联系教学秘书比找导师更管用,准备好病历或单位证明复印件,电子版存档在手机里随时能调取。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