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选在职还是全职?关键看这三点
发布时间:2025-03-19 15:54:29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在职博士后和全职博士后怎么选?这个问题困扰过不少科研人。笔者在高校人事处工作5年,经手过上百份博士后申请材料,用大白话给大家说点实在的。
第一看时间安排
张哥去年评上副高,单位要求五年内完成博士后研究。他选了在职模式,每周三天在实验室,两天回单位上班。这种"两边跑"的模式适合有稳定工作的人,但需要超强时间管理能力。全职博士后则像上班族,工作日必须全天在实验室,更适合刚毕业暂无经济压力的年轻人。
第二看导师态度
带过12届博士后的李教授直言,"我手里10个名额,7个会给全职的。"原因很简单,全职人员能随时参与实验,论文进度更有保障。在职人员如果单位事务多,可能影响课题进度。不过也有例外,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带着临床数据进站,反而成了导师的"香饽饽"。
第三看证书用途
2019年教育部新规实施后,博士后证书不再区分培养方式。但留心看证书编号,联合培养的会标注工作站名称,流动站独立培养的则没有。某高校去年职称评审时,明确要求流动站培养的博士后经历,这点要提前问清单位人事处。
别忘了,部分高校要求在职博士后每月在站不少于15天,还会查考勤打卡。去年有位企业高管因此被终止研究,10万培养费打了水漂。建议签协议前,务必确认好考勤制度和研究成果归属。
博士后中途退站会影响工作吗?
博士后中途退站会影响工作吗?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很多人好奇,博士后退站是不是职业生涯的"污点"?会不会让用人单位直接拒绝你?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
先说退站原因
去年认识个朋友小王,在站里待了半年因为家里老人重病不得不退站。后来他面试时主动说明情况,用人单位不仅没嫌弃,反而觉得他有责任心。但如果是被退站,比如连续考核不达标或者学术不端,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说白了,退站这事有没有负面影响,首先得看你是主动退还是被动退。
档案会不会留记录
这里有个冷知识,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的管理规定各地不太一样。北方某省会的人才市场工作人员透露,多数情况下退站不会记入人事档案,但工作站内部会有备案。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被开除这种严重情况,你的档案袋里大概率是干净的。
用人单位怎么看
企业HR更看重实际能力。有科技公司技术主管我就直接说,"我们要的是能干活的人,管你在哪儿读过书?只要技术过关,退站经历根本不算事。"但体制内单位可能更在意这段经历,尤其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可能会追问细节。
三个实用建议
1. 别玩消失,提前和导师、工作站沟通好,走正规流程办理退站手续
2. 准备说辞,面试时不用刻意隐瞒,用一两句话说明真实原因即可,千万别编故事
3. 找好下家,退站前最好先联系好新单位,很多企业其实更欢迎有实战经验的人才
有人担心退站后只能转行,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认识个做材料的博士,退站后去了新能源企业,现在年薪比留站的同门还高。还有人退站创业做技术服务,照样风生水起。
说到底,现代社会对人才评价越来越多样性。关键是你有没有真本事,退站经历本身不会"一票否决"。当然,如果是任性退站或者违反学术道德,那另当别论。只要处理得当,这段经历反而能成为展现你应变能力的加分项。
上一篇: 南方医大在职博士,就业真相来了!
下一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非全博士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