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条件

辽宁中医非全博士值不值?过来人亲测

发布时间:2025-03-07 16:08:2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辽宁中医药大学非全博士真实就读体验>

最近总有人私信问我:"辽宁中医药大学的非全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作为去年刚毕业的在职博士生,我摸着良心说点大实话。

先说最实在的学费问题。我们那届每年交2.8万,加上周末往返沈阳的交通住宿,三年下来确实要准备10万+。但比起北京上海的高校,这个价格在东北地区还算良心。特别提醒今年报考的:住宿不包!外地考生得自己解决租房。

课程安排是真不轻松。每周末雷打不动要现场上课,疫情期间都没停过直播课。我们班35个人,有4个就是卡在考勤上被延期毕业的。但老师是真负责,我的导师每周固定两个晚上开线上组会,连寒暑假都追着我们要读书笔记。

毕业难度分专业。中药学专业发篇核心就能答辩,中医临床的必须参与导师课题。我们宿舍老张延期一年半,就是卡在临床数据收集上。不过有个隐藏优势——学校附属医院多,想搞实践研究的特别吃香。

重点说说适合人群:

1. 东北地区医疗系统在职的(晋升硬性要求学历的)

2. 导师研究方向与工作领域高度重合的

3. 能保证周末全天候学习时间的

像我这种跨省求学的,真心建议慎重考虑。每次单程5小时高铁,三年车票攒了厚厚一摞。

最后给个忠告:想混文凭的千万别来!去年答辩现场,有个同学论文里把"黄芪"写成"黄茋",直接被导师当场撕了论文。但真能坚持下来的,中医诊疗水平确实突飞猛进,我现在开方都比以前有底气。

辽宁中医非全博士值不值?过来人亲测

非全博士和全日制差别有多大?

一、先说最直接的:学习方式不同

非全博士说白了就是“边工作边读书”。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周末或节假日上课,或者集中一段时间到校学习。而全日制博士就是“脱产读书”,和本科、硕士阶段类似,周一到周五按课表走,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图书馆。举个真实例子:我认识一位高校老师,工作三年后考了非全博士,平时带课、搞科研,寒暑假去学校跟导师做项目。他自己说“累是真累,但工资照拿,学位照拿,值了”。

二、入学门槛有差异

别看都是博士,非全和全日制在招生上区别挺大。全日制博士大部分要参加统考,拼笔试成绩和科研成果;非全博士很多走“申请考核制”,更看重工作经历和单位推荐。比如某985高校的工程博士项目,明确要求申请人得有五年以上相关行业管理经验。不过也别以为非全就容易——好学校的非全博士名额比全日制还抢手,去年某校企业管理非全博士报录比直接干到23:1。

三、培养方案不一样

全日制博士的课程多安排在白天,前两年基本在修学分、做实验,后三年主攻论文。非全博士的课表就灵活多了:有的周末开直播课,有的把课程压缩成寒暑假集训,还有的直接在企业设教学点。最狠的是论文要求——某理工科非全博士跟我说,他们毕业要求和全日制一模一样:“实验数据差0.5%都不让过,盲审专家可不管你是不是在职读的”。

四、钱的事儿得算清楚

全日制博士每年学费一般800015000元,还能申请国家助学金、奖学金;非全博士学费普遍翻倍,某经管类非全博士学费高达12万/年,而且多数单位不给报销。但有个隐藏福利:非全博士不用辞职,工资照发。比如在央企工作的朋友读非全博士,三年学费18万,但工资收入60多万,算下来反而赚了。

五、社会认可度在变化

五年前很多单位确实对非全博士有偏见,现在政策明令要求“全日制和非全学历同等效力”。国企、事业单位招聘时基本一视同仁,但部分高校教职岗、科研院所还是会注明“全日制博士优先”。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工程技术领域,有工作经验的非全博士反而吃香。某设计院总工直言:“我们要的是能马上解决问题的博士,不是只会写论文的书生”。

六、到底选哪种?看这三点

1. 工作能不能放

体制内编制岗、国企正式员工,辞职读全日制风险太大;私企打工人如果行业吃青春饭,趁早脱产读书可能是转机。

2. 导师资源匹配度

非全博士最好选行业大牛,他们手上的横向课题多,方便结合工作搞研究;全日制博士跟学术型导师更能出论文。

3. 家庭经济状况

背着房贷车贷的,谨慎选择全日制;刚毕业没成家的,可以赌一把全日制。

最后提醒个细节:非全博士的毕业证和全日制长得一样,只是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教育部学信网查询结果中,两者在学历层次上没有任何区别。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