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职博士在读期间生活攻略:食堂哪个窗口最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5-03-06 10:09:25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一、为什么说社科院在职博士是"时间管理大师速成班"?
我在职读博期间发现,社科院的课程安排有个特点:每周五晚上69点直播课+周末全天面授。建议提前做好三件事:1)和直属领导打好招呼,周五下午留出通勤时间;2)在手机日历标注所有ddl,设置提前3天提醒;3)养成地铁背单词的习惯,推荐用幕布APP整理文献观点。我导师常开玩笑:"你们这届学生,人均练就了碎片时间写论文的绝活。"
二、选导师的"三要三不要"原则
要选有带在职生经验的(他们更理解工作突发情况),要选研究方向与工作领域交叉的(便于案例素材积累),要选习惯用企业微信沟通的(响应更及时)。不要盲目追求大牛(根本没时间指导你),不要选完全理论派的(答辩容易卡壳),不要选同时带超过5个学生的。去年经济所的王老师就因为指导学生太细致,被毕业生称为"行走的论文修改器"。
三、答辩前必须收藏的5个救命锦囊
1)去图书馆四楼复印室找张师傅,他记得所有答辩委员的装订偏好
2)准备3套不同尺寸的正装,遇到过答辩现场空调坏了要换短袖衬衫的
3)提前调试好腾讯会议,但一定要带纸质版论文——上个月有学姐遇到网络故障全靠纸质版救场
4)把致谢部分单独打印,去年有个师兄答辩时把给妻子的情书段落念哭了全场
5)答辩后别急着走,去西门"博士咖啡"买榛果拿铁,老板会送你刻着通过日期的纪念杯
四、过来人才懂的隐性福利
除了能蹭各类学术讲座(记得带校园卡领餐补),最实用的是教师食堂的8元自助午餐。每年3月记得登录系统申请科研补助,发过核心期刊的可以报销两次学术差旅费。图书馆的珍本库要副高以上职称才能进,但如果你导师是博导,可以让他开条子带你去查资料。
社科院食堂哪个窗口最受博士生欢迎?毕业生实名推荐TOP10
【社科院食堂窗口人气榜】博士生们用饭卡投票选出的TOP10 实名安利!
每到饭点,社科院食堂总上演着"舌尖上的较量"。要说哪家窗口最让博士生们念念不忘,毕业五年的老张掏出手机就给我划拉出几十条聊天记录:"学弟学妹们毕业聚餐聊得最多的,还是当年抢着排队的那些档口!"
TOP1 川味小炒·盲点不踩雷
十个人里有八个会首推西侧最里间的川菜窗口。掌勺的王师傅是重庆人,招牌回锅肉用豆瓣酱炒得油亮红润,15块钱能吃到半盘肉。隔壁桌的哲学系李师姐边吃边说:"赶论文那会儿,全靠这家的麻婆豆腐续命,辣得人瞬间清醒。"
TOP2 西北面食·碳水狂欢
早上七点半就排长队的牛肉面窗口,汤底是用牛大骨熬足六小时。经济学院博士小王聊聊:"跟师傅混熟后能多舀一勺辣子,冬天来碗毛细面,配个茶叶蛋才9块5。"
TOP3 广式烧腊·精致派最爱
东区玻璃明档挂着油滋滋的烧鸭,每天十一点准时飘香。法学院毕业生小林实名点赞:"读博三年胖了八斤,这家的蜜汁叉烧饭'功不可没',关键阿姨给蔬菜从来不手抖。"
TOP4 家常菜窗口·妈妈的味道
五号窗口总被戏称"育儿专区",四十多岁的赵姐记性特别好。社会学博士小陈说:"有次连着三天吃土豆炖鸡,第四天刚排队,赵姐就喊'今天给你换个糖醋排骨吧'。"
TOP5 轻食沙拉·养生党的倔强
新开的绿色窗口意外走红,鸡胸肉套餐能选六种酱料。经常健身的马博士分享秘诀:"跟小哥说不要米饭多要西兰花,他会把盒子塞到盖不上盖。"
TOP6 水饺世家·深夜福利
唯一营业到晚上十点的档口,哲学系张同学有次边吃韭菜饺子边改论文,突然拍桌子:"我知道康德那个论点怎么破了!" 后来这成了他们课题组的固定夜宵点。
TOP7 煎饼果子·早八救星
三轮车改造的煎饼摊,大叔能记住二十多种搭配。世界史专业的刘博士说:"加两个蛋不要薄脆,大叔会调侃'你们搞历史的就爱去脆留软'。"
TOP8 韩式拌饭·治愈神器
金枪鱼拌饭配溏心蛋是爆款,文学系几个女生常约着边吃边吐槽导师。毕业生小周回忆:"有回拌饭酱画了个笑脸,压力瞬间减半。"
TOP9 湖北风味·隐藏菜单
九号窗口的莲藕排骨汤要赶早,但熟客都知道下午四点能点到热干面。经济学院孙博士说:"跟师傅说暗号'多芝麻酱少葱',他能给你拌出武汉户部巷的味道。"
TOP10 甜品站·续命法宝
夏天绿豆汤冬天酒酿圆子,收银台贴着历年博士生的留言便签。今年刚毕业的小吴指着某张泛黄的纸条:"看这个'感谢芋圆冰陪我写完致谢',现在传到我师弟手里了。"
上一篇: 社科院在职博士班全流程(2025最新版)
下一篇: 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报考保姆级教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