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条件

取消在职博士了么

发布时间:2025-03-03 16:18:23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直接回答:在职博士并没有被全面取消,但近年政策有调整,部分高校和专业招生确实受到影响。

1. 政策现状

目前国家没有统一取消在职博士教育。根据教育部2023年最新文件,博士培养更强调质量把控,要求高校严控招生标准和培养过程。部分高校自主决定暂停部分专业的在职博士招生,但多数院校仍在正常开展。

2. 具体变化

部分985/211高校(如清华、北大)已取消单证在职博士(只拿学位证),但保留双证博士(毕业证+学位证)。报考条件普遍提高,多数要求:

硕士毕业满5年

近3年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

单位出具定向培养证明

个别专业(如教育管理、工程博士)仍接受在职攻读。

3. 报考流程变化

2023年起新增两项要求:

① 报名时提交拟研究课题计划书

② 参加由5位以上专家组成的面试答辩

部分高校实行季度招生制,每年有34次报考机会。

4. 在职博士含金量

通过正规渠道录取、完成学业者,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部分用人单位(如高校、科研院所)在评职称时,会要求提供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

5. 替代方案

如果目标高校已停招在职博士,可考虑:

①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如教育博士Ed.D)

② 与高校合作的定向培养项目

③ 国外高校的远程博士项目(需留服认证)

实际案例

某央企技术总监张先生,2023年成功报考某985高校工程博士:

每周六全天线下授课

每月提交研究进展报告

需在3年内完成2篇SCI论文

该项目每年仍有15%的在职录取名额。

建议直接咨询目标院校研究生院,或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最新招生目录。每年9月发布的博士招生简章中会明确标注是否招收在职人员。

取消在职博士了么

取消在职博士了么现在

在职博士现在取消了吗?这是很多想读博的在职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先说结论:目前国家没有全面取消在职博士,但政策确实有调整,部分学校和专业招生门槛变高了。

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过相关文件,明确要求高校严控“在职博士”的培养质量。文件里提到,不再单独设立“在职博士”招生类别,而是把在职人员报考博士纳入统一考试招生体系。也就是说,现在想读博士,不管是不是在职状态,都要通过全国统考或学校自主考试,录取标准和毕业要求跟全日制博士基本一致。

不过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仍然允许在职人员报考博士。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招生简章里,明确写着“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但要求报考者必须提供单位同意脱产学习的证明,或者承诺博士在读期间能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有些理工科专业甚至直接规定“原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因为实验和科研需要大量时间投入。

想报在职博士的人要注意三点变化:第一,现在大部分学校要求博士候选人至少有一年全脱产学习时间,不能完全“挂名”;第二,毕业论文盲审通过率大幅降低,2023年部分高校在职博士的延毕率超过70%;第三,导师每年招收的在职博士名额受限,通常每位教授最多带1名在职博士生。

具体怎么报考呢?以2024年为例,流程分四步:先查目标院校的博士招生简章,看是否接受在职报考;准备研究计划和科研成果(至少要有核心期刊论文);通过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最后与学校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学习时间和工作安排。特别提醒:教育类、管理类等热门专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学校报录比已经达到20:1。

政策调整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整顿学术不端现象,过去有些在职博士被曝出代写论文、抄袭等问题;二是提高博士学位含金量,2022年教育部抽查在职博士论文,不合格率是全日制博士的3倍。现在很多高校实行“双盲审”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用技术手段把关质量。

不同学校的具体政策差异很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要求在职博士必须全脱产学习两年,而中国政法大学允许周末上课;医学类院校普遍要求在职博士全程住校,经济类院校相对灵活。建议直接打电话咨询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获取最新招生政策。

如果你现在还想读在职博士,要做好三方面准备:时间上至少保证每周30小时学习;经济上承担410万的年学费;工作上协调好单位关系。虽然没被取消,但读下来的难度确实比前几年大很多。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电脑版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